《艱苦歲月》《大刀進行曲》《廣州解放紀念像》《橘子洲青年毛澤東雕像》……9月8日,70多件膾炙人口的革命歷史題材經典雕塑,集體亮相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再次喚起幾代人激情洋溢的紅色記憶。
當天開幕的“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參展作品的作者都是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的教師、學生或校友。他們的創作足跡也見證著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建院60余年來的發展歷程,涌現出潘鶴、梁明誠、曹崇恩、黎明等名師大家。其中,潘鶴創作的《艱苦歲月》登上幾代人的教科書封面,《開荒?!穭t成為改革開放40多年的精神圖騰,潘鶴、梁明誠創作的《大刀進行曲》圖案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所引用。
據介紹,本次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由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陳克教授主持,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立項。展覽采用文獻梳理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通過數字雕塑技術設置VR體驗觀展區,還原大型公共雕塑的真實場景,豐富觀眾觀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