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以改革更好促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健全縣域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縣域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強化組織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28條改革措施,并逐項明確了牽頭責任單位。
壓茬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
在健全縣域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深化縣鎮管理體制改革、強化財政體制激勵導向、健全縣域投融資機制、打造高水平縣域營商環境,深化“縣直報省、省直達縣”改革,國家稅制改革和體制調整增加的地方收入原則上向市縣傾斜分配,激勵縣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實施粵東粵西粵北營商環境提升工程,健全營商環境對口幫扶機制。
發展壯大縣域產業是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中之重,如何健全縣域產業發展體制機制?《若干措施》從健全特色產業培育機制、創新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創新園區平臺建設管理運營機制、推動科技賦能縣域產業發展、創新綠色生態化發展模式五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具體來講,《若干措施》提出的推進省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建設省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高水平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做好萬綠湖世界級“湖泊+”文章;支持中山、東莞探索完善跨鎮街的園區管理體制;鼓勵具備條件的縣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珠三角研發+粵東西北產業化應用”模式,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值得期待。
此外,《若干措施》還明確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完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機制。健全城市更新機制,全面推行城中村“依法征收、凈地出讓”改造新模式,試點探索未來社區建設。優化鄉鎮分類建設機制,重點培育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農業大鎮、文旅名鎮。完善住房保障機制。健全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廣東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更好發揮縣城在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連續兩年公布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兩批試點縣(市),如何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若干措施》明確要壓茬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
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今年初出臺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提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如何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若干措施》要求,健全穩糧保供機制、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健全美麗鄉村建設機制、完善現代鄉村治理機制。
這方面,一些提法值得關注,如開展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專項改革試點,健全農村集體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農村集體資產“一張圖”;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強化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推進縣域“光伏+建筑”應用試點;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推進“塊數據”試點,建設省市縣鎮村五級聯動的基層數據共享應用平臺,實現基層數據一次填報、動態更新、多方共用等。
《若干措施》還從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管護、完善城鄉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機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區域間產業鏈協作機制、推動跨境電商創新發展、提升開放平臺能級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以健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若干措施》強調,要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充分激活要素、激活體制、激活力量,加快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全省強縣、興業、富民相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相促進,厚植廣東現代化建設根基,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取得扎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