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明確將構建“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官網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2025—2029年)》(下稱《產業規劃》),系統部署了“四新”產業、琴澳產業一體化布局、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產業空間格局等重點任務,明確了合作區未來五年產業發展的路徑。
“《產業規劃》的最大亮點,在于其始終緊扣‘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一初心?!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區域和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王福強表示,規劃的目標直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琴澳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四個島”,即國際健康島、活力島、數字島、財富島,為澳門長遠繁榮注入強勁新動能。
當前,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澎湃,深刻重塑經濟格局。合作區作為國家戰略部署的重要支點,對于琴澳一體化發展意義重大。此次新規,將如何為合作區的產業發展精準“做局”?
體系構建 “四新”產業筑基 “四島”愿景領航
“在合作區的‘四新’產業中,科技是引領,金融是基礎,中醫藥和文旅會展商貿是核心?!卑拈T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這樣分析。
構建國際競爭力的琴澳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規劃》給出了“四新”產業的精準落子方案,錨定了“四島”建設目標,即國際健康島、活力島、數字島、財富島。
劉成昆表示,《產業規劃》通過“共建平臺、強化鏈條、數字賦能、布局未來”四大路徑,聯動琴澳,深化澳門與內地、葡語國家的創新資源整合。同時,圍繞微電子、數字經濟、未來產業三大重點領域,避免同質化競爭,形成差異化優勢;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如類腦智能超算)、場景開放(如智能駕駛測試)、規則突破(如數據跨境流動),培育新質生產力。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產業規劃》立足“澳門所需、橫琴所能”,67次提及“琴澳”,單列專章部署琴澳產業一體化重點任務與項目,進一步明確了支持和服務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主攻方向,折射出粵澳產業的進一步深融。
王福強認為,《產業規劃》精準把脈合作區“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征待凸顯、一體化需加強、產業多元任重道遠”等關鍵問題,緊密圍繞“澳門+橫琴”新定位及檢驗合作區成效的“三個要看”標準,遴選“四新”產業重點領域,旨在打造琴澳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共筑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不難發現,規劃專章部署的琴澳產業一體化發展任務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的融合被前置。按照規劃,合作區將支持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建設,共同辦好琴澳品牌會展活動,聯動發展商貿產業和跨境物流,深化“一賽兩地”“一節兩辦”模式,推動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這無疑是緊扣兩地的產業優勢進行謀劃的。
構建“四新”產業筑基、“四個島”愿景領航的體系,不僅是破解澳門產業單一問題的務實之舉,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落子。這一布局以“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模式,凸顯了合作區在規則銜接和開放合作上的先行先試,或可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提供可復制的路徑。
未來圖景 五年目標可期 空間布局落子
登高遠眺,澳門塔與橫琴樓群隔海相望。放眼橫琴全島,琴澳創新產業園(一期)工程、澳門大學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校區正加快建設,隨著規劃落地,這里將崛起更多創新載體。
未來五年,將打造一個怎樣的合作區?
從發展成效來看,到2029年,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將全面確立,市場準入制度高效銜接;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電子圍網系統和跨境金融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體系高效運轉,人員出入境高度便利;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四新”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65%;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琴澳創新產業園等產業園區落地建成;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澳資產業增加值90億元。
在空間落子上,合作區將橫琴島劃分為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片區、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片區、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片區、現代金融片區等四大片區,共11個產業功能組團。近期將重點開發天沐河中段、橫琴島西北角,優化提升金融島、口岸片區等現狀建成區,并加快完成增量空間精準投放,補充產業服務配套,引入符合合作區產業定位的產業項目。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表示,《產業規劃》通過細化優勢產業、鼓勵創新等路徑,為琴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針?!扒逦漠a業藍圖讓外資企業能精準研判投資前景,這是吸引國際資本的關鍵。疊加合作區穩定的政策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具有競爭力的稅收制度以及產業聚集效應,將構成外資青睞的‘強磁場’?!?/p>
從“四新”產業到“四島”藍圖,橫琴正以制度創新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對于后續五年的產業發展,王福強建議,合作區應加速釋放與澳門自由港的制度疊加效應,緊抓“分線管理”重大契機,暢通琴澳雙向循環,匯聚國內外優質要素。同時,緊跟國家對合作區的戰略部署,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攻方向,大力招引培育與澳門有緊密關聯的新銳型企業落地,有效嵌入大灣區科創產業鏈。當然,還要善用澳門國際網絡優勢,發展“買全國賣全球”或“買全球賣全國”的樞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