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臺的《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為全省“一老一小”民生保障工作帶來更多新動能。據悉,廣東各地正以“繡花功夫”精織“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讓長者安享銀齡歲月、孩童樂享成長時光,不斷打造相關民生保障服務的新范式。
實施多樣舉措溫暖“兩頭牽掛”
時下,通過提升家政服務質量、推廣普惠性托育等舉措,廣東各地“愛心護老幼”的實效看得見、摸得著。
在江門,“邑管家”是當地為滿足家政市場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而打造的僑鄉特色家政品牌?!耙毓芗摇庇赡匣浖艺ńT)產業研修院與5家本地院校和30家本土企業合作打造,為市民提供更具個性化、標準化、精細化的新型家庭服務。據悉,江門市將于今年開展“南粵家政”養老服務試點項目,探索引入港澳培訓和評價標準,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在深圳,為破解“帶娃難”,深圳連續3年將托育服務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努力發展“15分鐘托育服務圈”。近年來,深圳通過“醫育結合、國企引領、托幼一體、老幼共托、社區嵌入”等形式實現托育服務多元化供給,為家庭解決帶娃難題。其中,社區已成為深圳托育服務的重要力量。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家庭發展中心等社區便民設施大力發展嵌入式托育服務,滿足群眾臨時托育需求,已建成600余家社區托育服務點。
創新服務方式托起“朝夕美好”
各地還持續創新服務方式,為“一老一少”帶來更貼身的服務。
東莞正全力構筑包括“科技創新友好”在內的“童在東莞,六好護航”體系。在科技創新方面,東莞以松山湖科學城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牽引,充分發揮散裂中子源等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效應,積極構建科學教育體系,推動兒童友好中子樂園建設入選國家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
東莞還以潮玩產業為抓手,以玩具為載體,積極推動兒童產業做大做強,依托松山湖高科技產業集群打造兒童友好科創園區,不斷擦亮兒童友好產業東莞品牌。
一些地方大力推進“生態養老”,成為廣東不少銀發群體的新選擇。如韶關市通過將綠色生態資源與養老服務創新融合,以“旅居康養”等特色模式,實現“養老”向“享老”的升級轉型。
數據顯示,去年韶關聚焦銀發經濟產業鏈,簽約文旅康養項目122個,總投資額47.57億元。韶關在審批、用地、融資、獎補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打造了2家國家乙級民宿、7家廣東省鄉村民宿示范點、6家廣東省驛道鄉村酒店和112家市級鄉村旅游星級民宿,全市A級旅游景區達45個,精準滿足了銀發群體溫泉理療、森林療愈、田園養心等多樣化康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