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出席簽署儀式。圖片來源:賽馬會供圖
全國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是國家最高水平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下稱“十五運會”)以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下稱“殘特奧會”)不僅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更是全國運動會第一次走進香港、澳門,可謂意義非凡。
7月1日,香港賽馬會(下稱“賽馬會”)宣布全力支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廣東賽區賽事,重點為十五運會馬術賽事提供高水平技術支援。日前,賽馬會已成為香港賽區唯一的“合作伙伴”機構。
作為愛國愛港的世界級體育組織,從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杭州亞運會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香港賽馬會以其百年體育專業積淀,用“專業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為國家體育盛事貢獻“香港智慧”,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馬產業鏈全面發展。
從奧運到全運??
專業技術助力國家體育盛事
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香港賽區唯一的“合作伙伴”機構,香港賽馬會成為這場全國體育盛事廣東賽區的“新伙伴”。
7月1日,在廣東省體育局的見證下,香港賽馬會與廣東省體育基金會簽署《支持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合作備忘錄》,定向支持十五運會馬術賽事及廣東賽區官方活動、義工服務及賽事宣傳推廣等,助力打造“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全運盛會,體現粵港服務國家戰略的擔當。
從香港到廣東,香港賽馬會能為這場國家級的體育盛事提供怎樣的支撐?這與賽馬會在世界級馬匹運動賽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分不開。作為愛國愛港的世界級體育組織,賽馬會憑借自身在體育領域豐富的經驗和國際化優勢,支持國家體育盛事,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2008年,賽馬會便支持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的籌辦工作,隨后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參與馬術項目場地建設(即從化馬場前身),并提供獸醫、運送馬匹等服務,同時協助國家聯通國際機構,建立內地首個獲國際認可的馬匹無疫區。
此后,賽馬會也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并獲頒“杭州亞運會重要貢獻機構”名銜。本次的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賽馬會不僅在資金方面提供支持,更以自身馬術運動的資源和專長,繼續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術支持,雙管齊下為大灣區體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據介紹,賽馬會將支援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辦的十五運會馬術賽事,重點圍繞場地設計、馬匹福利、反興奮劑、馬房管理、賽事服務保障、宣傳與社區活動等六大范疇。其間,賽馬會的世界級馬術專家團隊將提供專業支援服務、無償借出專業設備等,全方位提升賽事專業水平,確保賽事達到業界公認的最高水準。
此外,賽馬會還將支持在廣東賽區舉辦的十五運會官方活動、義工服務、賽事宣傳推廣等工作。賽馬會已撥款五千萬元人民幣,以支持上述各項籌備工作相關的捐贈和資源需求。
從香港到灣區??
專業賽事賦能區域體育產業
“賽馬會非常榮幸能全力支持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此次盛事將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國在體育領域的卓越標準和良好聲譽,為所有參與者留下美好回憶?!毕愀圪愸R會行政總裁應家柏期望,賽馬會的參與不僅為這次盛會的成功舉辦作出貢獻,而且能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國馬術運動的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加強香港與內地在馬匹、飼草飼料等進出境檢驗檢疫和通關等方面的合作。為推動我國馬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農村部及國家體育總局在2020年共同發布《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
在此背景下,賽馬會不僅主導香港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更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馬產業鏈全面發展。
賽馬會除了在香港資助興建多個體育基礎設施、成立香港體育學院外,更長期支持香港馬術運動發展,通過轄下各公眾騎術學校作為平臺推動馬術運動發展,以“香港馬術精英計劃”培育精英馬術運動員,推動香港馬術在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
2021年,香港賽馬會與廣州市政府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馬產業發展共同作出努力。
在依山傍水的廣州市從化區流溪河畔,曾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馬術比賽場地的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如今已經發展成為訓練香港賽駒的世界級馬匹訓練場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馬產業發展的核心項目,也成為“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優勢互補的生動寫照。
7月1日,賽馬會與廣東省黃村體育訓練中心簽署合作協議。賽馬會將投入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與黃村體育訓練中心共同使用馬術場地設施和設備,助推提升粵港馬術競技水準,為大灣區培育更多可以征戰國際賽場的頂尖騎手,為體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的新動能。
2026年起,從化馬場將舉辦常規性賽馬賽事,為國家馬產業鏈發展提供關鍵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