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勾勒“海上新廣東”藍圖 以海洋經濟發展帶動全面建設海洋強省

    時間 : 2025-06-27 09:12:0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6月26日上午,廣東召開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聚焦海洋經濟這一主題召開這樣的高規格全省會議,這在近幾年來還是首次,無疑釋放出廣東全面建設海洋強省的決心。

      事實上,廣東在此時召開這場會議正逢其時,很有必要:一方面,廣東海洋經濟總量已連續30年全國第一,想要再上一個新臺階,更需找準航向。而另一方面,新一輪的海洋開發浪潮正在南海之濱涌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廣東各地、各部門亟須進一步凝聚共識。

      接下來怎么干?會議給出了明晰指引:牢牢把握使命任務,以海洋經濟發展帶動全面建設海洋強省,著力在整體推進中全方位變強,在抓主抓重中逐步逐項變強,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海上新廣東的巨輪已經啟航。

      打開新格局

      當前,面向海洋的國際競逐日趨激烈。盡管各國主攻的產業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間布局上,卻不約而同指向同一方向——深遠海。

      從廣東自身來看,一方面,經過過去數十年的發展,近??晒╅_發利用的空間和資源相對有限,而深遠海還蘊藏著大量尚未被充分開發的資源;另一方面,隨著開發海洋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挺進深藍正從不可能變為可能。

      今年初,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的《廣東省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2021—2035年)》提出形成“一線管控、兩域對接,三生協調、生態優先,優近拓遠、灣區發展”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本次會議強調,要優化海洋生產力布局,大力發展灣區經濟,堅持港產城聯動,加快推動環珠江口“黃金內灣”聚勢騰飛,聚力建設世界級沿海經濟帶,持續深化山海協作,推動陸海區域協調發展。會上,各地市紛紛表態,亮出加快融入新格局的決心和舉措——

      廣州加快構建“三脈”“三軸”“三核”“三廣州”發展格局,推動城市空間由“云山珠水”邁向“海闊天空”;

      深圳錨定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標,組建海洋發展局,大力提升港口和航運服務能級,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

      湛江深化與海南相向而行,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奮力走出一條以港興海、產業形成之路。

      加強陸海統籌、山?;?,強化港產城整體布局,廣東全面建設海洋強省的“格局”越打越開。

      邁上新臺階

      海洋經濟總量率先突破2萬億元,讓廣東坐穩海洋經濟第一大省的地位。但同時也要客觀看到,廣東海洋產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傳統產業增加值占比較高,高附加值的海洋新興產業還有巨大發展空間。

      因此,隨著而來的是兩大新命題:一是如何推動海洋經濟總量上一個新臺階,再翻一番要多久?二是廣東如何實現從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的跨越?

      會議強調,要堅持優舊育新、三產聯動,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需要注意的是,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并不意味著要全盤否定、拋棄傳統海洋產業,而是在優化、升級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

      舉個例子,海水養殖產業是公眾認知里傳統產業的典型。近年來,廣東加快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全面提升遠洋捕撈綜合實力,這一有著上千年悠久歷史的產業也煥發新機,發展蓬勃。

      廣東省海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海發公司”)董事長黃廉東在會上介紹,作為省港航集團成立的省級現代化海洋牧場一級開發主體,海發公司正構建覆蓋“種苗繁育—漁業養殖—飼料動?!B殖裝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交易服務”的全產業鏈體系。2025—2027年,省港航集團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方面總投資將超40億元,預計將帶動新增就業超萬人,促進漁民增加收入超10億元。

      而在發展新興產業方面,廣東作為海洋經濟大省,兼具創新研發、制造基礎和廣闊市場等多重優勢。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云飛對此深有感觸,對于無人海上智能裝備未來發展,他樂觀地表示:“我們有信心在‘十五五’期間助力廣東打造一個千億級的新興產業?!?/p>

      截至目前,廣東已擁有超8萬家涉海企業,其中“四上企業”近6500家。這些企業已經成為廣東海洋新質生產力培育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全方位變強

      從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到全面建設海洋強省、加快打造海上新廣東,本次會議勾勒了清晰的路線圖——以海洋經濟發展帶動全面建設海洋強省,著力在整體推進中全方位變強,在抓主抓重中逐步逐項變強,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這其中,海洋經濟強是重要內容、主攻方向、顯著標志。廣東要真正從海洋大省變為海洋強省,關鍵是要“全方位變強”,逐步逐項實現從“尖子生”到“全優生”的轉變。

      會議強調,要鍛造興??萍?,集中資源力量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圍繞產業所需加快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大力引育現代海洋人才,更好支撐海洋經濟轉型升級。

      近年來,全省各地海上風電項目落子頻頻,不僅加快了能源綠色轉型的步伐,項目的落地也有力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潮州饒平縣委書記蔡益雄介紹,海上風電將成為當地海洋經濟發展布局中最大產業集群??傮w項目投資額將超過450億元,與臨港工業園協同將打造千億元級臨港新能源產業集群。

      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傳衛認為,依靠自主研發的先進海上風電設備,過去的臺風“禁區”正在變成風能“富礦”?!拔覀儗敽面溨?,開發海洋綜合能源島,打造智慧能源零碳園區,支撐大灣區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助力打造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新支柱?!?/p>

      統籌保護與開發利用,是廣東發展海洋事業的鮮明特征。會議還強調,要平衡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強化海洋資源規劃約束,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筑牢藍色生態屏障。

      惠州市委常委、惠東縣委書記黎炳盛介紹,當地持續加強海洋生態修復,考洲洋水質從2020年的劣四類提升至2024年的二類,近年來新營造紅樹林近9000畝,率先探索紅樹林碳匯開發權交易,入選自然資源部2024年十大典型案例。

      “向?!蓖卣拱l展空間,“耕?!奔せ钯Y源潛力,“下?!辈季趾Q螽a業,“親?!敝紊鷳B屏障,“護?!痹鲞M民生福祉……發揮海的優勢、挖掘海的潛力,做好發展海洋經濟這篇大文章,抓住千載難逢的時代機遇,廣東才能不辜負這片海。

    日韩精品自拍第五页|思思99re5国产在线播放|欧美一区二区视频高清|久久精品视香蕉蕉|激情 小说 亚洲 图片 伦